所有筆記
剪貼蒙版:通過使用處于下方圖層的形狀來限制上方圖層的顯示狀態(tài),達到一種剪貼畫的效果 正片疊底:于剪貼蒙版基礎之上,通常用于畫暗部,等同于紙繪二次上色 發(fā)光:~,通常用于畫亮部
1-6 線稿:線的粗細變化示范 1.草圖的粗線條可以用多描幾筆來體現(xiàn),也可以切換筆的粗細來體現(xiàn),外輪廓同樣用粗線條描摹 2.實在畫不出來感覺可以框起來調(diào)整位置(合理利用資源) 3.從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(正臉or側臉),水平翻轉可以檢測臉歪了嗎 4.線條的深也可以表現(xiàn)陰影,在外層比較直觀的頭發(fā)會選用深色的粗線條,內(nèi)層的頭發(fā)相反 4.臉的輪廓用細線條,皮膚細膩,頭發(fā)粗一點的線條, 5.PS 【R】鍵旋轉,畫曲線,方便一筆帶過 6.畫另一只眼睛也可以復制粘貼翻轉(偷個懶) 7.高光排線,增加細節(jié)
線稿繪制: 1.草稿圖層的不透明度降低 2.新建圖層,按照自己熟悉或者擅長的方式(畫筆/鋼筆)去勾線 3.善用快捷鍵,尤其是撤回和橡皮檫。不順手時旋轉畫面也可。線條太小可縮放線條。 下筆別毛躁,干凈利落。外輪廓注意閉合好。 4.如果用鋼筆工具:鋼筆(點出輪廓)→添加錨點工具(進行修改)→點擊圖層右鍵柵格化圖層(轉化為圖像圖層),把多的線條擦掉 優(yōu)點:快; 缺點:線條死板 5.邊緣閉合好處:魔棒工具選范圍后油漆桶直接上色填充會超級超級方便!線條附近再檢查一下顏色就可以上色完畢了。不閉合的話顏色會把背景都填充掉。
1.水是流動的曲線,和畫頭發(fā)差不多,上色的時候會有區(qū)別 2.火就是大概S線條往上走勢,內(nèi)部用小細線表示顏色區(qū)分,要有彈出來的火星 3.石頭菱角線條硬一些,可以用一些點表示顆粒感,能點出明暗,比較暗的地方點多一點,亮的地方點疏密一些。 邊沿可以用手畫直線(手抖畫不直),來表示顆粒感,看上去像是水泥墻。一般是畫黑白漫畫用的手法,其實也是有網(wǎng)點紙可以貼了做出來 4.玻璃因為是透明的,所以注意要把后面能看到的東西也畫出來,邊緣上要稍微表現(xiàn)一下玻璃材質(zhì)的感覺,那個厚度。帶水玻璃杯的陰影因為反光的關系,里面會有很大一塊亮面。 平時可以去挖一下這些的素材,參照看怎樣畫
如何調(diào)出導航器:點擊“窗口”→“導航器” 導航器的作用:1,畫面放大后,可以快速定位畫布的某個區(qū)域; 2,調(diào)節(jié)文件界面的大小; 3,預覽畫面的整體
鎖定圖層:1.鎖定透明像素:該圖層可以改變顏色 2.鎖定圖像像素:該圖層不能動筆,但可以移動 3.鎖定位置:該圖層不能移動,但可以動筆 4.鎖定全部:該圖層不能移動也不能動筆 (鎖定的意義:鎖定圖層可以防止我們在確認好的圖層上去畫)
1.修復工具J和仿制圖章工具S更多的用在攝影和修圖方面。 2.路徑選擇工具A和形狀工具U,這兩個互相搭配使用,更多用于平面設計。